健康热线:0377-60980021 (无假日医院)

当前位置:主页 > 常用中药 > 祛风湿药 >

络石藤

文章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络石藤用于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脉拘挛;咽喉肿痛;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Luò Shí Ténɡ

【别名】石鲮、明石、悬石、云珠、云丹、石磋、略石、领石、石龙藤、耐冬、石血、白花藤红对叶肾、对叶藤、石南藤、过墙风、爬山虎、石邦藤、骑墙虎、风藤、折骨草、交脚风、铁线草、藤络、见水生、苦连藤、软筋藤、万字金银、石气柑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Rhynch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采收和储藏:栽种3~4年后秋末剪取藤茎,截成25~30cm长,扎成小把,晒干。

【原形态】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m。全株具乳汁。茎圆柱形,有皮孔;嫩枝被黄色柔毛,老时渐无毛。叶对生,革质或近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宽1-4.5cm;上面无毛,下面被疏短柔毛;侧脉每边6-12条。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二歧,花白色,芳香;花萼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顶部反卷,基部具10个鳞片状腺体;花蕾顶端钝,花冠筒圆筒形,中部膨大,花冠裂片5,向右覆盖;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腹部粘生在柱头上,花药箭头状,基部具耳,隐藏在花喉内;花盘环状5裂,与子房等长;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花柱圆柱状,柱头卵圆形。蓇葖答果叉生,无毛,线状披针形;种子多数,褐色,线形,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3-7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溪边、路旁、林绿或杂木林中,常缠绕于树上或攀援于墙壁、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台湾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性喜温暖,湿润,半阴。不择土壤,耐一定干旱,但忌水涝。

栽培技术 采用播种、压条、扦插繁殖。通常以压条为主,在2~3月把老藤分段埋入土中,深3-4cm,待至翌年被埋压的部分长出新根时,剪断与老藤的联系,另行移栽。

【性状】

性状鉴别 藤茎圆柱形,多分枝,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具点状皮孔和不定根;质较硬,折断面纤维状,黄白色,有时中空。叶对生,具短柄,完整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10cm,宽0.8-3.5cm,先端渐尖或钝,有时微凹,叶缘略反卷,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较浅,叶脉羽状,下表面较清晰,稍凸起;革质,折断时可见白色绵毛状丝。气微,味微苦。

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细胞,内含棕色物质。皮层外侧石细胞排列成环,有的含草酸钙方晶,皮层内侧散有石细胞群和纤维束。中柱鞘纤维束环列,伴有石细胞。维管束双韧型,韧皮部散有少数分泌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导管直径有的可达130μm,木射线细胞1-3列,木化,内生韧皮部内侧有纤维束和石细胞散在,有的周围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髓部常破裂。本品薄壁组织中有乳管分布。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各1列,下表皮有气孔和非腺毛。栅栏细胞2-3列,穿过主脉。主脉维管束双韧型,浅槽状,韧皮部外侧有纤维群,以下方为多。薄壁组织中有乳汁管。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和簇晶。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酸乙酯20ml,水浴回流3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3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犀草素,加乙酸乙酯溶解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将上述两种溶液分别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展开,取出晾干后,喷雾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于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荧光,供试品色谱中应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同的位置处显黄色荧光斑点。

【化学成份】藤茎含牛蒡甙(arctiin),络石甙(trachelosi-de),去甲络石甙(nortracheloside),穗罗汉松树脂酚甙(matairesinoside),橡胶肌醇(dambonitol)[1],牛蒡甙元(arctigen-in),穗罗汉松树脂酚(matarir络石藤用于通络止痛;凉血清热;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筋脉拘挛;咽喉肿痛;疔疮肿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拼音名】Luò Shí Ténɡ

【别名】石鲮、明石、悬石、云珠、云丹、石磋、略石、领石、石龙藤、耐冬、石血、白花藤红对叶肾、对叶藤、石南藤、过墙风、爬山虎、石邦藤、骑墙虎、风藤、折骨草、交脚风、铁线草、藤络、见水生、苦连藤、软筋藤、万字金银、石气柑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Rhynch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采收和储藏:栽种3~4年后秋末剪取藤茎,截成25~30cm长,扎成小把,晒干。

【原形态】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m。全株具乳汁。茎圆柱形,有皮孔;嫩枝被黄色柔毛,老时渐无毛。叶对生,革质或近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0cm,宽1-4.5cm;上面无毛,下面被疏短柔毛;侧脉每边6-12条。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二歧,花白色,芳香;花萼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顶部反卷,基部具10个鳞片状腺体;花蕾顶端钝,花冠筒圆筒形,中部膨大,花冠裂片5,向右覆盖;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腹部粘生在柱头上,花药箭头状,基部具耳,隐藏在花喉内;花盘环状5裂,与子房等长;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花柱圆柱状,柱头卵圆形。蓇葖答果叉生,无毛,线状披针形;种子多数,褐色,线形,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3-7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溪边、路旁、林绿或杂木林中,常缠绕于树上或攀援于墙壁、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台湾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性喜温暖,湿润,半阴。不择土壤,耐一定干旱,但忌水涝。

栽培技术 采用播种、压条、扦插繁殖。通常以压条为主,在2~3月把老藤分段埋入土中,深3-4cm,待至翌年被埋压的部分长出新根时,剪断与老藤的联系,另行移栽。

【性状】

性状鉴别 藤茎圆柱形,多分枝,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具点状皮孔和不定根;质较硬,折断面纤维状,黄白色,有时中空。叶对生,具短柄,完整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10cm,宽0.8-3.5cm,先端渐尖或钝,有时微凹,叶缘略反卷,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较浅,叶脉羽状,下表面较清晰,稍凸起;革质,折断时可见白色绵毛状丝。气微,味微苦。

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切向延长的细胞,内含棕色物质。皮层外侧石细胞排列成环,有的含草酸钙方晶,皮层内侧散有石细胞群和纤维束。中柱鞘纤维束环列,伴有石细胞。维管束双韧型,韧皮部散有少数分泌细胞,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导管直径有的可达130μm,木射线细胞1-3列,木化,内生韧皮部内侧有纤维束和石细胞散在,有的周围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髓部常破裂。本品薄壁组织中有乳管分布。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各1列,下表皮有气孔和非腺毛。栅栏细胞2-3列,穿过主脉。主脉维管束双韧型,浅槽状,韧皮部外侧有纤维群,以下方为多。薄壁组织中有乳汁管。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和簇晶。

理化鉴别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酸乙酯20ml,水浴回流3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3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犀草素,加乙酸乙酯溶解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将上述两种溶液分别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展开,取出晾干后,喷雾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于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荧光,供试品色谱中应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同的位置处显黄色荧光斑点。

【化学成份】藤茎含牛蒡甙(arctiin),络石甙(trachelosi-de),去甲络石甙(nortracheloside),穗罗汉松树脂酚甙(matairesinoside),橡胶肌醇(dambonitol)[1],牛蒡甙元(arctigen-in),穗罗汉松树脂酚(matarir《别录》养肾,主腰髋痛,坚筋,利关节,皆即此义。其治痈肿、喉舌肿,口干舌焦,皆苦寒泄降之功用也。《别录》谓其除那气,则以邪热而言。凡《本经》、《别录》邪气二字,所赅最广,其实各有所主,并非泛辞,读者当以意逆之,自能悟到,不可混作一例者。惟大惊入腹四字,则不甚可解,当付阔疑。恭谓疗产后血结大良,盖以瘀露不通而言,苦泄破瘀,且善通络,是以主之。又谓主蝮蛇疮毒心闷,则清热泄降,固解毒之良药。又谓刀斧伤疮,敷之立瘥,则又外治活血之神丹矣。藏器谓主一切风,即《本经》治风热死肌,《别录》利关节之义。今用以舒节活络,宣通痹痛甚验。

 

5.《本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

6.《别录》:主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骨,利关节。

7.《药性论》:主治喉痹。

8.《唐本草》:疗产后血结。蝮蛇疮,绞取汁洗之,服汁亦去蛇毒心闷;刀斧伤诸疮,封之。

9.《本草拾遗》:煮汁服之,主一切风。

10.《中国药植志》:祛风止痛,通络消肿。适用于关节痛,肌肉痹痛,腰膝酸痛等症;也能消散诸疮,去咽喉肿痛。

11.《中国药植图鉴》:预防流产。

12.《江西草药》:祛风活络,凉血止血。治关节炎,肺结核,吐血,外伤出血,风火牙痛,瘰疬,毒蛇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发挥中医优势,聚焦全民健康,他们与您共同见证康复奇迹
  • 唐河县中医院开展 “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
  • 唐河县中医院开展“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专题讨论会
  • 来自疫情前线的温情--唐河县中医院支援郑州核酸检测纪实

温馨提示:倘若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唐河县中医院的最新信息或者疾病健康信息,可以拨打咨询热线:0377-68922734 在线咨询专家。提供疾病预防、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名老中医在线坐诊,随时随地询诊健康。

康复案例:

走进唐河县中医院

唐河县中医院是一所集中西医医疗、教学、科研、功能康复、保健和疾病预防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详情】

推荐老中医

陈建立
陈建立主任医师

擅长:陈建立 外二科、副院长 副主任医师 电话:13938981762 从事外科

我要咨询/预约
王秀献
王秀献主任医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尤其擅长治疗各种恶性肿瘤

我要咨询/预约

疾病快速导航

肠道疾病
慢性肠炎 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直肠炎 肠炎
胃肠症状
口臭 胃痛 胃胀 打嗝 反酸 烧心 舌苔异常 腹泻 便秘
胃部疾病
慢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 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 糜烂性胃炎 食管炎 萎缩性胃炎 反流性胃炎 胃窦炎
发挥中医优势

医院环境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0970 备案号:豫卫 (中医) 网审 [2014] 第20013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您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及时联系我们。